英国有一句谚语:“你的房子就是你的城堡”。这说明英国人很珍视自己的家,因而也很在意对家的装饰。但在英国人头脑里,却似乎少有装修的概念,因为英国很少有家庭专门请装修队来装修自己的房子。考虑到英国的劳动力非常昂贵,素质高的装修队员,收费都非常高,所以大部分家庭都是自己动手装修,他们认为自己装修的好处就是,能在房屋装修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。 于是DIY家居设计装修风靡英国。据当地媒体的调查,有1/3的英国居民家庭装修就采用DIY方式,有87%的英国妇女承认装修中的墙面壁纸都由自己来贴。这种“装修”不如说成“装饰”更为贴切。用不着给房屋做大肆改造工程,只需从装饰下手,贴壁纸、做家具、做壁炉、铺地、布置配饰及布艺等。 相比之下,中国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请设计师做设计,请施工队伍来装修,这样一来,虽然节省了时间和户主的精力,但家居风格变得多有雷同,“样板间”盛行。英国没有毛坯房,人们也很少能看见工地,新买回的房子都是经过简单装修的,类似于中国人眼里的精装修。 买回了房子,他们会慢慢地装饰自己的家,刷墙、贴壁纸、铺地、做吊顶等等。 层装修完了就先住进去,等休假了再去装修二层。今年装修这一间,明年装修那一间,并时常改动不顺眼的地方,或修葺苗圃、整理篱笆、给庭院松土、修剪花花草草,不慌不忙、不紧不慢,花上大约两年的时间,十分休闲地完成基本装修。 之后他们的房子也不会一成不变,时不时他们要给房子做一些局部变动,置换壁纸、壁架、或修葺房顶上的砖、瓦等。闲暇时除了打理庭院外,还尝试着做些木工细活。 英国的家庭装修时间虽然很长,却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很多的钱。满打满算,一般英国人的装修费约占到家庭年收入的一半,但如果考虑他们收入的一半要交税,另一半还要支付各种保险,这样看来,装修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如果是对家居设计很有讲究的家庭,他们仍然会请设计师和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装修和设计,那样所花的装修费用就更加高了。据了解,请一个最初级水平的设计师,从设计到装修,费用大概需要500英镑/平方米。相对中国来说,装修费都是一次性投入,每平米大约在500-1000元,约等于家庭年收入的一倍。
提到花园,这可是英国房子的普遍特色。有一种说法是,你要恭维英国人,就直接恭维他们的花园,这是与他们套近乎的最有效方式。据说英国有2300万人拥有自己的后花园。英国很多家庭以园艺为业余爱好,如果自家门前的花园不收拾那会遭到邻居们的笑话。 那些花园不会缺少终年绿莹莹的草坪,周边有树有花。而如此动人光景背后,少不了英国人一番辛勤劳作。
英国是个看重设计的国家。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:可以没有政府,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。英国的家居装修,依然设计先行。不过他们不太喜欢过于现代的装饰风格,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老百姓,对家装风格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。希望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又张扬出与时俱进的活力,好比他们既离不开伊丽莎白女王,但同时也少不了贝克汉姆一样。 目前英国人家,无论是贵族气息的豪宅,还是乡村风格的田园小屋,必定能追寻到16世纪的复古气息,家具、装潢无论是精致还是粗糙,都强调主人的个性,从中读出主人的思想感情、生活习惯。看来英国设计似乎并不注重炫目的外观,却强调只能意会的“人文追求”。
在生活方式中,DIY是英国人的业余爱好。他们喜欢在周末假日自己动手修缮房屋,制作家具,装修房间,修整花园。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,几乎无所不能。这并不仅仅出于对经济的考虑,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动手,将自己的居室变得更舒适,更个性化。 而我们似乎很少这样做,因为我们太忙,忙学习、忙工作、忙恋爱、忙结婚,最后才是忙家。忙碌的结果是,我们对于家的思考和打理,被装修设计围成的篱笆困住了,被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抑下去了。于是,我们让设计师给出标准答案,让他们的个性来成就我们的家。 我们无意在家居问题上厚此薄彼,只是感觉我们缺少一种状态,一种享受家的休闲状态,一种脱离烦躁、快节奏的状态。或许我们应该重新体会DIY所包含的意义:它不仅仅是一种创造,而是对家的依恋和执着。 如此看来,DIY其实是一种轻松的心态。没有禁忌,没有束缚,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,可以容得下我们任何的自由和想象,即便我们不是天才,但至少我们仍拥有创造者的快乐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